最大的區(qū)別還是取決于自己
高中招生范圍比較小,同學之間都是一個地方的,不存在文化差異容易相處,溝通起來比較容易。能很快的建立友誼,同學之間的關系比較簡單,不存在利益沖突。學生的目標是相同的,雖存在一定的競爭,但這種競爭是很寬松,平等的,不會造成個人之間的利益沖突和矛盾。至于生活中的小摩擦不過是生活的調(diào)味劑,或許能夠增進理解加深友誼。
高中時我們在同一條起跑線上,雖然我們的家庭背景不同,但在高中時期這種差異帶來的區(qū)別并不明顯,又或許我們不會在意這種區(qū)別。不同家庭背景的人在這條起跑線上可以建立真誠、純潔的友誼。高中時雖然學習強度大、壓力大、神經(jīng)緊張,但是這樣的壓力是良性的。我們的疲憊是生理上的,是物質的,此時我們是溫室里的花朵,無關世外的風雨雷電。
高中的生活是簡單的,學校、家里幾乎兩點一線,沒有太多的色彩。考理想的大學是我們大多數(shù)人唯一的目標,或許會有挫折,也會有失落但從未感到迷茫。短暫的低落總會變得光芒四射、活力滿滿,又或許我們從未感知真正的憂慮。青春是人生最美的階段,像清晨沾滿雨露的花朵,鮮艷美好。此時的我們正經(jīng)歷著人生的一次轉折,正在最美的年華奮斗拼搏著,就像風雨中等待綻放的花朵。
大學更多選擇
大學的同學來自五湖四海,我們大多數(shù)人遠離家鄉(xiāng)、遠離父母,這可能是我們第一次遠離故土。陌生恐懼、新鮮刺激與步入大學校園的喜悅交織著,這一次我們還沒有明白這一切意味著什么,未來又是什么,大學應該怎樣度過。大學的第一關:軍訓,烈日炎炎揮汗如雨,也讓們迅速團結凝聚,建立友誼。雖然現(xiàn)在很多同學聚會、同學友誼變得物質、世故,但此時的友誼是珍貴純潔的。
大學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,可能是被壓抑的太久,我們總想嘗試;比如:參加社團認識很多志同道合的人、與同學一起旅游、與同學一起兼職、與同學一起參加其他活動等。大學的生活方式和方向更多的取決于自己,也面臨更多的選擇,我們開始考慮未來、生活、就業(yè)、目標等等這樣從未面對的問題。有的選擇努力學習繼續(xù)考研,有的選擇兼職積累生活經(jīng)驗,有的選擇放縱自己渾渾噩噩。沒有批評與指責也沒有關愛與鼓勵,我們開始獨立自主的選擇,也開始為自己的選擇負責。
大學我們初嘗人世冷暖、人情世故。大學是一個社會不同背景、不同經(jīng)歷、不同性格、不同地域、不同需求的人參與到我們的世界,自然的組成了一張社會網(wǎng)。再這樣的社會環(huán)境中我們初嘗人世冷暖、人情世故。以前課本上學過的價值觀不是那么回事了,我們開始困惑、開始抗拒、開始冷漠、開始接受、開始改變、開始同化,最終我們變成了討厭的自己。